肾性骨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肾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 ,用于描述发生肾功能衰竭时所并发的骨质代谢紊乱。骨质中矿物代谢的异常在肾功能衰竭早期就可发生 ,随肾衰的进展而加重。石义霞等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 6 0例不同肾功能状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 ,发现即使肾功能正常者 ,也存在骨代谢的异常 ,主要表现为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增强[1] 。约5 0 %的患者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5 0 %时即已出现骨组织学的异常。骨活检是唯一能评价骨病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诊断方法。然而常规组织学方法几乎不能在分子水平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 ,近年来原位分子技术的发展 (如原位杂交技…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格式: 孙莉静.肾性骨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1,(Z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