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comparison enucleation of prostate and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TUEP)与电切术( 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列腺增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TURP组(100例)和TUEP组(50例),其中TURP组采用TURP术、TUEP组采用TUEP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量、留置导尿时间;记录患者术后1、3、5年的相关指标。①患者的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 QOL);②血清 PSA和 fPSA、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 Qmax)、残余尿量( PVR);③远期并发症: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 BNC)、膀胱颈狭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URP组和TUE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81.3±11.4mL vs 72.1±15.4mL)及切除组织量(47.1±8.7g vs 51.6±12.3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TUVP、PKRP术后1、3、5年患者的IPSS、QOL、Qmax、残余尿量,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TURP、TUEP术后1、3、5年血清PSA[(1.88±0.88)、(1.92±0.78)、(1.95±1.01)ug/L vs(2.08±0.86)、(2.12±0.75)、(2.25±1.11)ug/L],前列腺体积[(42.02±12.46)、(43.12±13.45)、(45.32±16.21) ug/L vs (47.02±12.23)、(48.12±13.54)、(50.32±16.16)mL],组间对应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TURP组术后有15例发生继发性出血、1例发生电切综合征。 TUEP组术后无患者出现继发性出血和电切综合征,两组患者在膀胱颈挛缩发生率、尿道狭窄发生率、前列腺残留腺体增生发生率、继发性出血发生率、电切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TUEP术相对于TURP 术,对BPH具有相同的理想治疗效果,而且同时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切除增生组织较彻底等优势,但是 TUEP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术者的熟练度要求较高并且要有一定的电切术和开放性手术基础,在临床治疗中仍不能完全代替TU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