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
摘要: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糖尿病肾病足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小鼠肾小球足细胞,以高糖刺激足细胞诱导足细胞损伤,雷公藤甲素进行干预,采用qRT-PCR技术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雷公藤甲素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中Toll样小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慢病毒感染过表达TLR4,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感染效果,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各组足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足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足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下调高糖诱导的足细胞中TLR4的表达;MTT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增加高糖诱导的足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抑制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抑制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分泌IL-6和TNF-α;过表达TLR4逆转雷公藤甲素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保护作用。结论:雷公藤甲素能够通过抑制TLR4对糖尿病肾病足细胞起保护作用。
2020(4).
摘要:目的:评价阿帕替尼治疗方案,在二线化疗失败后晚期胃癌患者人群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0例晚期胃癌二线化疗失败的患者,依照是否使用阿帕替尼药物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最优支持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临床指标,来评估阿帕替尼治疗方案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客观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近期疗效观察中,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优于对照组,D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vs 20%,P0.05)。远期疗效指标上,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6.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3.0个月,对照组中位OS 3.7个月,中位PFS 1.8个月,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方案对二线化疗失败后的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较为可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部分患者用药后疾病进程延缓,生活质量改善,生存期获得一定程度地延长,临床获益较为显著;同时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大多数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良好。
2020(4).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方面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上应用超声撤机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70例实施机械通气撤机患者进行研究。依据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成功与否,将其分为撤机成功的实验组(n=43)和撤机失败的对照组(n=27)。通过两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过程中由超声测得的右侧膈肌位移距离、膈肌收缩速度和膈肌厚度增加百分比来评估撤机过程中膈肌的功能情况,由此分析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撤机成功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过程中的右侧膈肌位移距离随时间逐渐增加,且在0,5,30 min时,实验组患者的右侧膈肌位移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过程中的膈肌收缩速度随时间逐渐加快,且在0,5,30 min时,实验组患者的膈肌收缩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自主呼吸实验过程中的膈肌厚度增加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1.15 cm设为右侧膈肌位移距离的临界值,应用其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67%,94.29%,88.89%;将1.45 cm/s设为膈肌收缩速度的临界值,应用其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02%,88.57%,81.48%;将25%设为膈肌厚度增加百分比的临界值,应用其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7.67%,95.71%,92.59%。结论: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机械通气患者撤机,通过超声对右侧膈肌位移距离、膈肌收缩速度和膈肌厚度增加百分比进行评估,患者撤机的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且上述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因此,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20(4).
摘要:正创立于2009年7月的AME Publishing Company (简称AME,代表Academic Made Easy,Excellent and Enthusiastic),是一家崇尚创新、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互联网思维的医学出版公司。AME拥有专业的期刊运营团队,提供以国际组稿为核心竞争力的全流程出版服务,专注于国际医学期刊、书籍的出版和医疗科研资讯成果的推广,已在香港、台北、悉尼、广州、长沙、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和成都等地设立办公室。目前出版了60余本涵盖肿瘤、心血管、胸部疾病、影像和外科等不同领域的学术期刊,已有18本被PubMed收录,13本被SCI收录,出版中英文医学专业图书近百本。
2020(4).
摘要: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预后最差。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部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peptide,ProGRP)是SCLC分泌的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神经肽,其对诊断SCLC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度高等优点。血清ProGRP对SCLC的复发、预后评估以及化疗和放疗病程监测中有重要意义。此外,ProGRP在SCL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促癌作用。因此,血清ProGRP有望成为评价SCLC病变进展的可靠指标。
2020(4).
摘要:卵巢癌肉瘤(ovarian carcinosarcoma,OCS)是较为罕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该病预后极差。尽管有较多经典成分类型的OCS病例报道,但目前国内尚未见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neuroendocrine d i f ferent iat ion,NED)的O CS相关报道。现报道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的1例患者,48岁,女性,因腹部增大8个月入院,影像学提示卵巢囊性癌,病理结果示右侧OCS伴NED,左侧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患者行彻底的卵巢肿瘤减灭术和辅助化疗,随访8个月为无病生存状态且未见复发。
2020(4):807-813.
摘要:目的:探究miR-139-5p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集落形成、侵袭能力以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卵巢癌患者癌组织和卵巢癌细胞SKOV3中miR-139-5p表达情况。MiR-139-5p mimic转染SKOV3细胞,WST比色实验、集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活性、集落形成、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TargetScan在线软件筛选miR-139-5p的潜在靶基因NFAT,并进一步验证。结果:MiR-139-5p在卵巢癌组织和SKOV3细胞中表达异常降低。MiR-139-5p过表达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生长、集落形成、迁移及侵袭能力。NFAT是miR-139-5p的靶基因。过表达NFAT能逆转miR-139-5p过表达对SKOV3细胞集落形成、侵袭能力以及迁移能力与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39-5p通过抑制靶基因NFAT来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集落形成、侵袭和迁移能力。
2020(4):814-822.
摘要:目的:探讨过表达miRNA-326对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iRNA-326慢病毒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中获得重组慢病毒,经感染NP细胞得到稳定过表达细胞系GV369-miRNA-326-NP,同时设置空载体GV369-NP组与空白组。荧光显微镜观察慢病毒载体的标签蛋白[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方法检测miRNA-326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验证miRNA-326与FasL的靶向关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FADD,caspase-3,Bcl-2及Bax的表达,使用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的变化情况。结果:荧光显微镜下示,经慢病毒感染的过表达细胞系和空载体细胞系均出现绿色荧光,而空白组未见绿色荧光。与空白组相比,GV369-miRNA-326-NP组中miRNA-326的表达水平、Bcl-2表达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而细胞凋亡率,FADD,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V369-NP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证实miRNA-326与FasL存在靶向关系。结论:MiRNA-326可抑制IDD NP细胞发生凋亡,既可通过靶向性调控外源性FasL/Fas通路参与caspase-3和FADD介导的细胞凋亡,也可通过线粒体途径对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2020(4):823-830.
摘要: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在缺氧环境下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的影响。方法:将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分别转染相应腺病毒,并分为空白组、空载组、沉默CaSR组和过表达CaSR组。将各组细胞进行缺氧后细胞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法观察细胞骨架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及IF法检测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CaSR蛋白表达变化;荧光染料Fura-2/AM示踪监测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变化;Transwell迁移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变化。结果:缺氧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细胞骨架呈梭形样改变;同时E-cadherin表达降低,Vimentin和CaSR表达增加;子宫内膜癌细胞转染沉默及过表达CaSR腺病毒后细胞内钙离子内流分别减少及增加,而与Vimentin表达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呈负相关。结论:缺氧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发生EMT及CaSR表达增加,而CaSR的表达增加抑制EMT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钙离子有关。
2020(4):837-842.
摘要:目的:探讨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sarcoma,U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0例UP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10例UPS患者中,男8例,女2例,男女比为4:1,年龄45~73(平均57.7)岁,肿瘤直径1.5~7.0(平均3.9)cm。肿瘤细胞呈梭形和多形性排列成束状、交织状或席纹状。核分裂易见,可见多核瘤巨细胞及间质多少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可表达Vimentin,CD68,不表达HMB-45,S-100,CKpan,SMA,CD34,Desmin。结论:UPS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诊断依赖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需与胃肠道间质瘤、多形性脂肪肉瘤、多形性平滑肌肉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黏液纤维肉瘤、分化差的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相鉴别。
陈芳 , 崔红霞 , 眭怡群 , 戴晓晓 , 侯燕 , 涂健 , 张永胜
2020(4):843-848.
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340(miR-340)与rho相关卷曲螺形成蛋白激酶1(rho associated-coi ledcoi 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41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miR-340及ROCK1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组织RohA/ROCK通路的表达,分析miR-340及ROCK1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miR-340的相对表达量为0.757±0.056,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1.290±0.0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ROCK1的相对表达量为1.551±0.078,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0.823±0.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的ROCK1,ROCK2及RhoA表达水平分别为0.455±0.038,0.385±0.033,0.852±0.075,正常黏膜组织分别为0.185±0.021,0.102±0.011,0.401±0.044,癌组织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miR-340和ROCK1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发病部位、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结肠癌组织中miR-340与ROCK1表达呈负相关(r=?0.509,P<0.001)。结论:miR-340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ROCK1表达上调,二者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miR-340可能通过抑制ROCK1表达发挥抑癌作用。
2020(4):849-857.
摘要:目的:阐述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YMP)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carcinoma,CCR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Oncomine及GEPIA数据库分析T YMP基因在正常肾组织及CCRC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GEPIA数据库进行TYMP基因表达程度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分析;利用OncoLnc数据库对TYMP基因的表达水平与CCRCC患者生存率作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经MethHC数据库分析CCRCC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T YMP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利用String-DB数据库分析与TYMP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最后通过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分析TYMP蛋白在正常肾组织及CCRC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TYMP在CCRCC组织较正常肾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TYMP mRNA表达水平越高,CCRCC病理分期越高;与TYMP基因低表达组相比,TYMP基因高表达的CCRCC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CCRCC组织中TYMP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较正常组织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同时,与TYMP蛋白相关的蛋白有TK2,NT5M,CDA,UPRT,NT5C,UPP2,UMPS,TK1,UPP1和DPYD等,主要参与嘧啶核苷的合成、分解、代谢,转移戊糖基、蛋白质同源聚合等生物过程。结论:大样本数据挖掘能迅速获取CCRCC组织中TYMP基因表达的相关信息,为深入研究TYMP基因在CC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预后奠定基础。
2020(4):858-862.
摘要:目的:探讨TGF-β1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患者胎盘组织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而阐述胎膜早破发生的可能分子机制,为PROM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97例胎膜早破患者分为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和足月胎膜早破(full-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TPROM)两组,其中PPROM 49例,TPROM 48例,匹配同一时间段内正常足月产患者31例为对照组。首先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基本信息,进而利用胎盘组织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羊膜上皮细胞中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C反应蛋白在各组间存在差异,而年龄、白细胞计数、怀孕次数、分娩次数、分娩方式、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在正常对照组、PPROM组及TPROM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TGF-β1表达,PPROM组及TPRO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而PPROM组与TPRO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结论:TGF-β1参与了PROM的发病过程,其作用的增强可能是发生PROM的病理基础。
2020(4):863-867.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rum glutathione peroxidase,Se-GSH-Px)及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LPO)的变化与患者出血量的关系,在治疗前后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10例UGIB患者(UGIB组)、60例健康对象(对照组),检测两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red blood cells,RBC),血小板(platelets,HCT),RDW,Se-GSH-Px及LPO水平;并对比UGIB组不同出血量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UGIB组患者的RDW,LP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GIB组患者的Hb,RBC,HCT及Se-GSH-P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GIB组轻度出血患者的RDW,LPO水平显著低于中重度出血患者(P<0.05),轻度出血患者的Hb,RBC,HCT,Se-GSH-Px水平显著高于中重度出血患者(P<0.05)。UGIB患者治疗后的RDW,LPO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UGIB患者治疗后Hb,RBC,HCT,Se-GSH-Px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UGIB患者RDW,Se-GSH-Px,LPO与其出血量大小有一定的关系,上述指标变化对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20(4):868-874.
摘要:目的:探讨上皮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和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在儿童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RMS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K,Syn,CgA在各型RMS组织中的表达,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儿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24 d^9岁(平均3岁11个月)。发生部位:以泌尿生殖道最为常见(16/56,28.6%)。镜下:56例中,诊断胚胎性RMS(epithelioid rhabdomyosarcoma,ERMS)32例、腺泡状RMS(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ARMS)19例、梭形细胞RMS(spindle cell rhabdomyosarcoma,SCRMS)5例。免疫表型:41.1%(23/56)表达广谱CK,43.1%(22/51)表达Syn,22.4%(11/49)表达CgA;其中,Syn和CgA的表达方式呈局灶性,并且有22%的病例同时表达二者;9%的病例同时表达CK和Syn或CgA。结论:各种类型的RMS中均可不同程度地表达上皮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提示可使用这一组标志物诊断和鉴别诊断RMS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及其他小圆形细胞肿瘤。
2020(4):875-881.
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清中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protein,TM)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各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HSP患儿12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6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儿童血清中Cys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M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Pearson分析CysC,TM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ROC曲线用于评估CysC,TM及T淋巴细胞亚群对HSP患儿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HSP患儿的易感因素。结果:HSP患儿血清中CysC,TM,CD8+水平均升高,CD3+,CD4+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血清中CysC和TM均与CD3+,CD4+以及CD4+/CD8+比值呈负相关(均P<0.05),与CD8+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4+/CD8+比值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之后依次为CysC,TM,CD4+和CD8+,而CD3+AUC最小,同时辨别了各指标的临界值,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CysC+TM+T淋巴细胞亚群三者联合AUC为0.918,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9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饮食、感染、药物、运动劳累、空气污染、家庭环境、家族遗传、年龄以及冬春季节均是HSP患儿的易感因素。结论:HSP患儿血清中CysC,TM与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通过联合监测血清中CysC,TM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提高儿童HSP正确诊断率,同时避免易感因素以减少HSP的发生。
2020(4):882-886.
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AD滴剂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儿童保健门诊缺铁性贫血患儿102例,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治疗采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联合维生素AD滴剂口服,对照组治疗仅采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口服。治疗前分析缺铁性贫血患儿维生素A和25-羟维生素D缺乏情况,于治疗1个月后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对贫血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缺铁性贫血患儿维生素A和25-羟维生素D缺乏严重。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率为6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P<0.05);总有效率为94.2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维生素AD滴剂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用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治疗时可有效改善患儿相关的贫血指标,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20(4):887-892.
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和慢性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45例正常体检人员,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45),2型糖尿病组(T2DM组,n=85),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组(T2DM+OB组,n=65)。统计并检测各组年龄,性别,病程,BMI,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eostasis modeal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ELISA检测血清TLR4水平。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TLR4与BMI,TG,LDL-C,HOMA-IR,hs-CRP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等。结果:NC组、T2DM组、T2DM+OB组的TG,LDL-C,FPG,HbA1c,FINS,HOMA-IR,hs-CRP,TLR4水平逐渐升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LR4水平与BMI,TG,LDL-C,HOMA-IR及hs-CRP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HOMA-IR,hs-CRP,TLR4是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或超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LR4水平升高,其合并超重或肥胖的风险越大。
2020(4):898-904.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浆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 to fibrinogen ratio,AFR)及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prealbumin ratio,FPR)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预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AFR和FPR的最佳分界值,并通过卡方检验分析AFR和FP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运用log-rank法进行差异性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FR,FP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均较好(P<0.05)。术前AFR和FPR均与年龄、大体类型、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与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无明显关联(P>0.05)。低FPR水平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高于高FPR水平患者(P<0.05);高AFR水平患者的OS明显高于低AFR水平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后放化疗、AFR、FPR、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OS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后放化疗、pAlb、FPR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FPR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成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必要指标之一。
2020(4):905-912.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三线治疗及以上的晚期NSCLC,应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纳入45例患者,将患者分为安罗替尼单药组(24例)与安罗替尼联合用药组(21例),其中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17例,联合纳武单抗免疫治疗4例。在45例患者中,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占4.4%(2/45),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占88.9%(40/45),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占6.7%(3/45),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4.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3.3%。45例患者的中位PFS为3.70个月,经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药组患者中位PFS为3.30个月,联合用药组患者中位PFS为5.30个月,联合用药组PFS优于单药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乏力、高血压、食欲不振、手足综合征等,其中3级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及骨髓抑制,未发现4级及以上的不良事件。结论:盐酸安罗替尼在三线治疗及以上的晚期NSCLC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疾病控制及生存获益,且不良反应相对可控。
2020(4):913-919.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对比厄洛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关于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研究,总计1523名患者。Meta分析表明:与厄洛替尼单药治疗相比,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HR=0.86,95%CI:0.69~1.07,P>0.05)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HR=0.68,95%CI:0.52~0.90,P<0.05)和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RR=1.46,95%CI:1.02~2.08,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腹泻、皮疹、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和血小板减少症III,IV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血栓、脱水、高血压和黏膜炎症III,IV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厄洛替尼单药治疗相比,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PFS和ORR,且不良反应可耐受。但该结论需要更多的大型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韩凯 , 谢满意 , 王强 , 邱大志 , 孙振武 , 李中林
2020(4):926-933.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学分型的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在临床上预测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及制定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患者,并根据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动脉瘤进行解剖形态学分型,分析4种类型预后及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有无差异,搜集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及形态学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共搜集符合条件病例93例,I型31(33.3%)例,II型19例(20.4%),III型30例(32.3%),IV型13例(14.0%),4种类型预后无明显差异(χ2=7.603,P=0.055)。年龄(χ2=18.422,P<0.001)、高血压病史(χ2=4.232,P=0.036)、术后脑梗死(χ2=25.522,P<0.001)、术前Hunt-Hess分级(χ2=12.319,P=0.001)对患者预后存在影响。对4种分型的动脉瘤患者术后脑梗死进行分析,发现IV型动脉瘤术后脑梗死发生率高于其他3种类型(χ2=8.422,P=0.03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脑梗死(OR=0.184,P=0.022)、年龄(OR=1.010,P=0.022)、术前Hunt-Hess分级(OR=2.683,P=0.025)是影响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术后并发症、术前Hunt-Hess分级、年龄是影响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种类型的动脉瘤预后无明显差异,但IV型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术后脑梗死发生率高于其他3种类型。
2020(4):934-94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年龄≥60岁)脑挫裂伤经手术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系统性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所有患者于入院3 d内完成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术前瞳孔变化、凝血功能、术前格拉斯哥(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首次Rotterdam CT评分、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资料,以术后至少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E)评分为预后评价指标(1~4分预后较差,5~8分预后良好)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93例患者中,33例取得良好的预后,预后良好率为35.48%。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术前GCS评分、首次Rotterdam CT评分、凝血功能、瞳孔变化与患者预后有关,性别、有无高血压、糖尿病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凝血功能、首次Rotterdam CT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凝血功能和首次Rotterdam CT评分是影响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首次Rotterdam CT评分不仅可以判断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而且可以初步判断患者预后恢复情况。
2020(4):941-946.
摘要: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28例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年龄29~72(50.9±11.7)岁;术前病变节段Cobb角为13°~25°(16.6±3.0)°。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16例,E级9例。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42~60(50.5±5.5)个月,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Cobb角为5°~12°(8.1±1.6)°,末次随访为7°~12°(9.4±1.4)°,较术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至末次随访,根据ASIA分级,1例由B级恢复至D级,2例由C级恢复至E级,16例由D级恢复至E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15(9.4±2.5)个月达到植骨融合。结论: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单节段腰椎结核的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打压植骨单节段固定手术方式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020(4):947-951.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谵妄筛查量表(Nursing Delirium Screening Scale,Nu-DESC)在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300例在全凭静脉喉罩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并转入PACU患者,采用Nu-DESC和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两种方法评估进入麻醉恢复室到转入病房时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以CAM-ICU为标准,评估Nu-DESC的可行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300例患者中,术后诊断谵妄有64例,其中男28例,女36例。与未发生谵妄组比较,发生谵妄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PACU驻留时间明显延长,与传统的CAM-ICU评估方法相比,Nu-DESC评估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2.4%和67.2%。结论:PACU护士使用Nu-DESC简单可行,该方法可用于评价进入PACU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初步筛查。
2020(4):952-956.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胸腔镜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策略和价值。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切除术的患儿纳入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同样术式的患儿纳入试验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胸腔镜手术传统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在术后呕吐、腹胀、误吸、术后并发症、家属的焦虑评分以及住院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呕吐、腹胀、误吸等情况,均一次手术痊愈出院,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出院及术后3个月于门诊复查X线片或CT示肺膨胀良好,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未见特殊不适或胸廓畸形,亦未见原发疾病复发征象。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分别是3.48±0.85和5.30±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4,P=0.001);住院满意度分别为98.39%和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4,P<0.001)。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促进胸腔镜肺切除术患儿术后康复,显著提升患儿及家属的就医体验,降低家属的焦虑情绪,是对传统胸腔镜手术护理理念的重要创新与完善。
2020(4):957-960.
摘要: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受损患者经手术治疗期间施以快速康复护理的过程及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罹患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62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以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临床相关指标差异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恢复相关用时较对照组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8.68±1.0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和术后开展快速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适合临床推广。
2020(4):961-964.
摘要:目的:研究家庭访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海安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延续护理中予以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家庭访视护理。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髋关节脱位、褥疮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延续护理中予以患者家庭访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20(4):965-970.
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宣教对老年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至5月135例进行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5例。检查前1天,C组给予传统纸质宣教,B组给予微信小组健康宣教,A组联合进行传统纸质宣教与微信小组健康宣教,比较3组肠道准备效果、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B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质量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评分高于C组,A组、B组肠道准备充分率分别为82.22%和77.78%,高于C组的5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检查前1天食用半流质饮食、检查当天禁食、清肠剂使用方法正确、清肠剂服用时间正确、清肠剂在规定时间内喝完、末次服用清肠剂与检查时间间隔在规定范围内这几项肠道准备关键点依从性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肠道准备恶心发生率(24.44%,26.67%)低于C组(46.67%),呕吐发生率(6.67%,6.67%)低于C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服务态度、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疑问解答满意度评分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备前1天微信小组健康宣教有利于改善肠镜检查老年患者肠道准备效果,增强患者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0(4):971-976.
摘要: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独特复杂。足细胞的细胞骨架决定着其形态、结构及对环境刺激的应答能力。足细胞突起部分由初级及次级突触构成。初级突触中的细胞骨架主要有微管与中间丝,次级突触即足突骨架则由肌动蛋白微丝组成。足细胞骨架蛋白受损会导致蛋白尿及肾小球疾病。而与细胞骨架成分有关的肾小球疾病,均可能在此亚细胞结构上寻找到治疗靶点。
2020(4):977-982.
摘要:血小板表面C型凝集素样受体2(C-type lectin-like receptor-2,CLEC-2)与其内源性配体平足蛋白(podoplanin,PDPN)相互作用后,诱导血小板活化,在促进血栓形成、协助肿瘤细胞转移、调节炎症反应、调节肺部发育、参与人早孕期母-胎界面的表达与调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2020(4):988-993.
摘要:胞外囊泡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是一类19~25个核苷酸的短链非编码RNA,有多效生物学功能,显著调控靶基因表达,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其他生物学作用。现如今乳腺癌的标志物,如CA125,CA153,CEA,ER,PR,Her2/neu,BRCA1/BRCA2等越来越满足不了临床的需求。因此,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亟需新的生物标志物。胞外囊泡mi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增殖凋亡、血管生成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对乳腺癌特异性miRNA的鉴定和检出可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和减轻疾病负担提供较好的帮助。
2020(4):994-1000.
摘要:SIRT7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依赖蛋白去乙酰化酶,对组蛋白H3的第18位赖氨酸残基(H3K18ac)有特异性去乙酰化作用。作为Sirtuins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SIRT7是许多细胞活动的关键介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IRT7的基本细胞程序功能对于致癌演变以及肿瘤生物学有重要的影响,因此SIRT7有望成为表观遗传药物治疗新靶点。
2020(4):1001-1005.
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引起糖尿病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尿微量白蛋白是目前诊断DN最常用的临床指标,然而部分DN患者虽然已经有了晚期肾组织病理上的改变,但尿微量白蛋白仍然处于正常范围内。因此,寻找新的灵敏、特异的生物学指标对于DN的诊断及判断疾病进程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肾损伤相关标志物、与DN发病机制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等已经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寻找DN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
2020(4):1006-1011.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肥胖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鉴于世界范围内肥胖与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率上升,明确两者之间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于肥胖人群高血压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意义重大。然而不同地域肥胖的诊断标准不同,肥胖相关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激活、瘦素抵抗、食欲素过表达等神经体液因素复杂影响相关。肥胖相关高血压患者群体心血管系统损害不容忽视。互联网健康干预,外科手术治疗及合理降压药选择也为肥胖相关高血压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2020(4):1012-1017.
摘要:对于患有子宫肌瘤而急切生育的育龄期女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一直以来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有生育要求子宫肌瘤女性的金标准,近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新技术的产生为子宫肌瘤治疗提供了新手段,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IFU较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未增加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反而具有治疗后再妊娠时间间隔缩短、无创、安全、有效和快速恢复的优点。HIFU治疗较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妊娠结局更显优势。
2020(4):1018-1022.
摘要:目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抗病毒治疗,但很难达到完全治愈,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前基因组RNA(pregenomic RNA,pgRNA)是慢性HBV感染的新兴血清学标志物,是病毒蛋白和病毒DNA合成的模板,也是HBV cccDNA的直接转录产物。但最近已有研究发现了血清pgRNA的其他新功能。
2020(4):1023-1027.
摘要: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hyroid binding globulin,TBG)以及碘代谢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合成、循环、代谢等变化并建立新的平衡,使得孕期的甲状腺素水平不同于非孕期。一旦平衡无法建立或打破,会导致多种甲状腺功能异常并继发一系列母儿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因此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各地区建立妊娠各期甲状腺激素特异性参考值范围。由于种族、碘状态、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各地区相继建立的参考值范围均存在一定差异。
2020(4):1028-1032.
摘要:生命早期(包括胎儿、婴幼儿期)是肠道菌群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建立与演变会影响儿童甚至是成年后的健康,与日后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密切相关。而其肠道菌群的建立受到产前母亲因素、分娩方式、喂养方式、胎龄、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及环境因素等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
2020(4):1033-1038.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概念、指标内容等进行研究,指标内容包括门球时间(door-to-ballon,D2B)达标率、绿色通道畅通率、分诊合格率、疼痛评估率、急救人员的应急能力、健康教育覆盖率等方面,是今后STEMI护理质量评价研究领域的一个方向。
2020(4):1039-1044.
摘要: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强侵袭性和较差的预后性。由于传统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的局限性,MTC患者的确诊通常已处于晚期,因此亟待开发准确灵敏的MTC早期诊断技术来协助临床治疗。近年来,基于MTC分子病理机制的基因诊断技术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多种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MTC中的差异性表达和基因调节作用,使得其具有潜在的早期诊断、精准预后和基因治疗等重大意义。
2020(4):1045-1050.
摘要:髋臼后柱的手术入路,一直是创伤骨科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常规使用的“后侧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各有优势,又均存在许多不足。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术者选择骨盆内入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按照Letournel-Judet分型系统,髋臼骨折分为前柱骨折、后柱骨折、后壁骨折、前壁骨折、横行骨折、前柱加后半横行骨折、横行加后壁骨折、后柱加后壁骨折、T形骨折、双柱骨折。
徐园园 , 毛荣军 , 曾敏 , 陈增伟 , 谢乐 , 彭慧芝 , 韩福兰 , 吴燕杏
2020(4):1051-1057.
摘要:回顾性分析6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 solitar y f ibrous tumor,M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25~69(中位数42.17)岁,分别发生在前额、膝部、大腿、锁骨上及胸腹壁,肿瘤直径1.8~24.5 cm。组织学特点:瘤细胞丰富密集,其间可见绳索样、玻璃样变胶原纤维分隔,瘤细胞呈短梭形、梭形,异型性明显,核分裂易见(≥4/10 HPF),瘤细胞呈束状、漩涡状排列,部分区域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局灶可见出血或肿瘤性坏死。肿瘤部分区域可见浸润性边缘。免疫组织化学特点:6例均弥漫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STAT6,CD34,Bcl-2和CD99,1例的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局灶阳性,6例的Ki-67为2%~60%(+)。S100,AE1/AE3,EMA,CD117,SOX10,Desm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均阴性。MSFT的确诊主要依赖组织学的形态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形态学非常温和良善的SFT也可能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临床上应尽早完整切除肿物并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 y fibrous tumor,SFT)长期随访,注意恶变的可能性。手术切除的完整性以及必要的放/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对预后非常重要。
2020(4):1063-1069.
摘要:采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等方法对1例阴茎丛状神经鞘瘤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患者因阴茎无痛性肿块入院,镜下见肿瘤由纤维结缔组织间隔为多结节,结节内由束状区(Antoni A区)的施万细胞构成,可见栅栏状结构,周围可见少许黏液样间质。瘤细胞表达Vimentin,S-100,不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ortein,GFAP),周围黏液样间质表达CD34。阴茎丛状神经鞘瘤少见,临床诊断困难,明确诊断需要病理广泛取材及IHC检测。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好。
2020(4):1070-1072.
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乳头状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形态学改变。在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44~73(57.3±10.19)岁,膀胱三角区5例,膀胱侧壁1例,肿物直径0.4~1.5 cm。病变有炎症背景,宽广的基底,指状、乳头状突起,间质纤维化或水肿,被覆上皮无异型性。乳头状膀胱炎是一种少见的膀胱炎症类型,易被误诊为低级别尿路上皮肿瘤,组织学改变有特征性。
湘雅医学期刊网是由“湘雅医学期刊集群”建设项目(《培育世界一流湘版科技期刊建设工程项目(2021)》)搭建的、汇集了参与项目期刊内容资源的网站。本项目执行单位为湘雅医学期刊社(湖南省湘雅医学期刊社有限公司)。
欢迎更多医学期刊加入“湘雅医学期刊集群”。
纸质期刊相关问题:
电子期刊/APP相关问题:
客服邮箱:xyyxqks@163.com
备案号:湘ICP备17021739号-8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信号:cmaclub)
扫描二维码添加